刘利红是临县青凉寺乡董家焉村人。她清楚地记得2017年10月15是自己在临县白文技校参加护工培训毕业的日子,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一天之后,我便踏上了一条通往幸福的护工路。”
刘利红与丈夫一直靠种地为生,收入低微,还有两个孩子上学,家庭负担很重。穷则思变,刘利红琢磨着怎样才可以挣更多钱让家里的日子好过点,怎奈自己的能力、学识、人脉都有限,想破天都不知道怎样去改变现状。
(资料图)
2017年,听村干部说临县白文技校响应国家扶贫号召在免费培训护工,让老百姓可以学到一技之长挣更多的钱。刘利红心想,有这么好的政策支持,可以参加免费培训又可以学到知识,何乐而不为。于是,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决定报名,却不料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
刘利红回忆起初参加培训的点滴。当时她参加的是第13期的护工培训,老师们说“现在社会上迫切需要咱们这样的人,只要学成了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刘利红自己特别喜欢小孩,当即就决定做一名育儿嫂,此后,她开始认真学习制作月子餐,制作辅食,照顾婴儿,产妇产后恢复等相关知识。在专业老师的辅导下,在自己的勤奋学习下,进行一个月培训后,刘利红顺利取得了相应的专业证书。
在公司的推荐下,刘利红在太原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第一次接触小孩和产妇,刘利红坦言自己很迷茫,越想做好越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害怕自己普通话不标准也不敢和雇主交流。这名产妇特别爱干净,家里只要有一点点的脏乱就需要立即整理好,刘利红既要照顾产妇又要照看孩子,还得做家务做饭,一时之间很难适应。但是刘利红按照所学专业知识和雇主的特别要求,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一步步用心去做,大约半月之后,她得到了雇主的认可,渐渐的也开始从容起来,第一份工作一干就是100天,对于刘利红来说,这是完美的开始。
“也许当时太慎重太想做好了,反而有些手足无措。这是我第一次在别人家干活,特别放不开,连说话都小心翼翼,做事更是如此。但只要耐心真诚的悉心照料婴儿和产妇,真心对她们好,那么做好这个事就不难了。”刘利红谈起做好这份工作的心得,“其实,小孩和产妇很好照顾,只要用爱心,做事时细心、有耐心,把她们当自己的家人孩子去关照,就一定能做好。”
近年来,刘利红照看了不少婴儿,也一直和雇主们相处融洽,分开后,雇主还会常常发宝宝的照片和视频给她,这无疑是刘利红最幸福的时刻。
她一直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积累了很多育儿经验和知识。通过工作,刘利红渐渐明白只要走出去,发展的机会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多,她一直想去北京发展,而现在也实现了这个目标。
如今的刘利红变的自信、自强、自立,“我也是有价值的,也是有能力的,也能挣钱!”刘利红也更加热爱这份改变她命运的工作,内心由衷的为自己是一名育儿嫂而自豪。在她的带动下,她的家人和左邻右舍也纷纷参加吕梁山护工培训,走出了大山,实现了脱贫致富。
现在的刘利红心里最多的是感恩,她想感恩政府的好政策,感恩白文技校老师的培养,感恩艳平家政公司,感谢北京无忧草家政公司,让她学到知识,走出大山,改变了她的家庭生活,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刘利红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系列成果的前提是党和政府为农村妇女这个群体提供了好机会和好平台。“是吕梁山护工这个好平台让我们家庭妇女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对生活充满信心,在脱贫致富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刘利红希望这个行业在大家的努力下继续发展下去,也希望更多的姐妹走出大山,就像《吕梁山护工》之歌唱的一样,“怀揣着美丽的小康梦,走出大山,走进了城市霓虹……”记者 张娟娟
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