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建瓯:建立“云”平台 审清生态账 每日观察

东方资讯   2023-04-26 15:25:27


(相关资料图)

叶秋艳 范炜芳

“有了大数据平台,各种大气、水、排污数据都可以随时查到,工作起来方便多了。”日前,在审核一家企业报送的环评项目资质时,南平市建瓯市瓯宁街道一位工作人员边打开平台查阅数据边说道。

去年,建瓯市先行先试,搭建了全省首个省市县三级共建的自然资源数据共享分析平台。一年来,该平台与省审计厅共享数据资源,共用分析模型,共研技术应用,立足建瓯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有效破解数据“孤岛化”、分析“单一化”等难题,为全省大数据生态审计应用提升提供经验。

建瓯市是省级森林城市,生态审计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在城市绿色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生态审计涉及的数据繁琐,审计人员在取数时常常需要往返多个部门才能完成。因此,取数快、时效短的自然资源数据分析共享平台极大提高了取数效率,为后期整改提供了极大便利。

“生态审计要采的数据比较多,国土、林业、河长等数据都要采集,原本我们需要一周以上才能获得各项数据,还要跑很多单位。”长期从事审计取数工作的小陈介绍,传统的线下审计不仅耗时耗力,效率还十分低下,自从平台上线后,审计数据获取流程得到大大简化,取数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30余份生态相关数据仅用了两三天就可以完成。同时,通过平台中的“一张图”功能,完成取数后一天内即可对问题进行核实取证。

为补齐审计数据分散管理、多头存放的短板,建瓯市通过平台自然资源数据库,深度运用GIS、数据库等多种技术工具处理海量数据,多维度开展审计日常监督,常态化收集自然资源、林业、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的自然资源资产相关数据,涵盖各类台账、监测数据、规划、行政审批许可等。目前已获取25个自然资源资产评价指标相关数据、200余份涉林、涉水、涉农相关信息数据,实现了自然资源数据共享。

智慧审计的便利还体现在整改环节。今年,建瓯市审计人员根据城管提供的渣土车辆清单台账,查看城管智慧平台渣土车运行轨迹后,发现多辆渣土车在同一地点多次停留。通过“一张图”查看发现该地点位于河岸边,之后进行现场核查,发现存在岸边渣土乱堆的情况。核实完问题后,审计人员运用平台相关功能,通过“审情通报”模块,将已整改到位的问题进行销号、未销号的问题及整改反馈情况在线编制成审情通报,以“整改任务下发—上报—复核”的形式跟踪,立即将该情况推送至水利等部门,以闭环管理方式传导整改压力,督促落实整改,促进整改长治长效。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极大拓展了审计手段,也让建瓯的绿水青山有了“智慧守护者”。据悉,自2022年平台建设以来,建瓯市通过平台发现审计问题14个,规范资金401万元,有力守护了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