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唐唯珂
编 辑丨徐旭
近日,京津冀医药联合采购平台发布《京津冀“3+N”联盟关节骨水泥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本次采购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4762家医疗机构参与,协议采购量约64万个基础包,占联盟地区关节骨水泥总需求量的95%,涉及市场规模约10.21亿元。从整体价格幅度来看,集采平均降价83.13%,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相关费用8.53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次集采的关节骨水泥是一种用于骨科手术中固定人工关节的医用耗材,我国每年大约有100万患者会使用到骨水泥及相关产品。早在2018年,我国使用骨水泥的关节和脊柱手术量就超过了100万台,近年来的手术量也保持在20%—30%的增速,市场潜力巨大。
本次关节骨水泥集采在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内开展,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对国家人工关节集采关联产品的补充,同时也形成国家集采和地方联盟集采之间的双向促进。
8家企业全部中选,最低价为150元
由北京、天津、河北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成的京津冀“3+N”联盟,开展了本次关节骨水泥类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据拟中选结果显示,8家申报企业全部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关节骨水泥集采最低拟中选价格为150元,最高拟中选价格为200元。
此次集采设置了最高有效申报价,关节骨水泥(含抗生素)产品为260元/基础包,关节骨水泥(不含抗生素)产品为200元/基础包。根据集采规则,企业申报价不高于最高有效申报价即可获得拟中选资格。
目前就国内环境来看,我国骨水泥企业并不多。根据官方公开的关节骨水泥首年采购需求量汇总表显示,8家申报企业中多数为进口骨水泥供应商,其中,贺利氏骨水泥首年采购需求量占比过半,捷迈、强生也位列前三,国产骨水泥首年采购需求量占比不足10%。
据悉,本次京津冀“3+N”联盟关节骨水泥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坚持“一品一策”的原则,由医疗机构精准报量、自主报量、自愿分量、自主选择产品,在满足临床使用需求的同时,确保终端服务不降标准,真正实现“为用而采”。这次采购周期为2年,以联盟各地区中选结果的实际执行之日开始计算,具体执行日期由联盟各地区确定。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专家组组长章明表示,通过集采来形成市场发现价格的机制,使相关的产品保持合理的价格。通过有序的竞争,能使相关产品的价格得到有效控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更加有利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骨科类医用耗材实现全领域覆盖
国家医保局在今年5月就公开表示,下一步将会持续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的扩面提质,坚持国家和地方上下联动、一体推进,将开展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主要是针对眼科的人工晶体和骨科的运动医学类耗材,适时还将开展新批次的药品集采。在此之前,骨科耗材领域就已经开展了人工关节、脊柱国采,以及创伤联盟集采,中选产品的平均降幅都超过了80%,运动医学类的耗材集采将预示着骨科类的医用耗材即将实现全领域覆盖。
据了解,骨科类医用耗材包括锚钉、修复用缝线、界面固定钉、横穿固定钉、软骨固定钉、软组织固定钉、可调式固定板、不可调式固定板、人工韧带系统、半月板修复移植系统、关节镜配套系统、脉冲冲洗器、钻头、磨头、刨刀、异种骨、同种异体骨、人工合成骨及骨形成蛋白等。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藏宜在此前表示,“这次骨科的运动医学产品,加上之前的髋关节、膝关节、脊柱三类产品,基本完成了对骨科常用类别耗材的采购,实现了骨科品类的全覆盖。下一步急需同步调整理顺骨科相关服务价格,体现骨科医生的服务价值。”
除了骨科领域之外,今年内,依托京津冀“3+N”集采平台还将推进起搏器、开放吻合器等多类产品集采,进一步减轻患者的药耗负担。